现在是 20 年 3 月,这篇 19 年的年终总结来的有点晚了,19 年这一年,每天还是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和生活上并没有让我觉得有惊喜的地方,从离开学校到现在也快 3 年了,在我 21 岁上大三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篇 在 21 岁的时候写给 25 岁的自己,在今年 25 岁这个时间节点,去看看几年前的我的自己的期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消费主义
去年一年在生活上,多了对消费主义的思考,特别是在看了 BBC 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之后,更是反思了自己的消费习惯,生活中玲琅满目的广告,社交网络上各种种草、心水,确实让人很容易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现在网络支付、网络贷款的便利性,让很大不一部分养成了提前消费的习惯,比如,最新款的 iphone,分 24 期,0 利率,每个月仅需 229,每天付出不到 8 块钱,就能获得个人认为最好用的智能手机 但是大部分人还是高估了自己对消费的控制能力,贷款加杠杆消费,一旦你适应了这一套,两年的时间,你的账户上欠款可不止这一部 iphone 的钱。
以前我的消费习惯是,比如这个耳机 2000 块,刚好淘宝在做活动,现在只要 1500,还能免息 12 期,每个月只要 100 多块钱,相当于白给,光速下单,等到每个月还款的时候,发现自己一大堆各种奇怪的消费账单,很大一部分东西,买来之后用了几次之后就不用了,但是账单却一直还在,而且这种账单越积越多,提前消费的感觉不得不说确实很爽,用很小的一部分钱就能提前享受到自己一直想要的东西,商家会给你各种各样的 slogan,你必须要拥有XXX,你就是XXX
、某某同款
等等。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精致的消费主义下,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困惑和不安,你用这 1w 块钱的 iphone,你身边的人用着 2000 块钱的小米,到底谁是真的高富帅,谁是真的屌丝。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不是你用什么手机,穿什么衣服,但是裹挟着精致主义、优越感的消费主义,包围着我们所有人。如何找到自己内心真正认同的价值,而不是被外界左右,这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念,你不需要任何人来告诉你你应该买什么、吃什么、用什么。回头来看,19 年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认识了消费主义,不再让消费主义裹挟着自己,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消费习惯:
钱是赚来的,不是攒来的
这句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也觉得很有道理,其实这句话,对于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人来说,这是最大的骗局。如果你真打算做点事情,启动的资金大部分是自己攒下来的,无论什么时候,攒钱做储蓄,做 plan B,是不会错的选择定期复盘
19 年开始做的一件事就是每一个季度,会对上个季度做复盘,总结在上个季度完成哪些事,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做的不好,在下个季度要做哪些事,将全年的长期目标拆解成小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去完成。复盘和总结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断的鞭策自己,让自己不偏离大的目标,同时以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看的更清楚。
今年和项目组的同事一起去了趟泰国普吉岛团建,人生第一次出国,没想到第一次看见海是在国外,更要命的时候,自己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的人,要带着十几个人一起出国,前期的资料的查找、机票、住宿的预定,前前后后,自己也忙了大半个月,所幸,最后并没有出现什么预料之外的情况,这一次搞完这些东西,下一次有机会再出国,基本上就轻车熟路了。
在去泰国之前,我自己本身对于旅行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单纯是觉得旅行跑来跑去,旅行就是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没啥收获,但是这次普吉之旅,让我体验到了旅行本身并不在于你看了啥景点,吃了什么东西,最大的意义是和你一起同行的人和旅途中快乐的记忆。现在我的这份工作,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大的收获是身边的人给我带来的影响。
19 年读了十本书左右,其中有一些个人觉得还不错的书,值得拿来说一说。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个人认为用这句话来形容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网络上一部分人说严歌苓就爱搞这种伤痕文学,我持保留意见,因为我们都无法去穿越回那个时代,无法去体会时代的沉重感,如果有这样的作品,来描述那个时代的故事,让人铭记,这就是好的作品,如果一部分人就是要用小众来标榜自己的优越感,那么,键盘在你手上,你随便打字,我并不关心你说了什么。得意忘形
的时候,博主张潇雨推荐的,这本书的作者是Ray Dalio
,华尔街大佬,桥水基金创始人,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这本书对个人最大的冲击是,在个人做事、做人的方式建立一套完备、严密的,并且在逻辑上是自洽的系统是多么重要;另外就是,如何保持真诚开放的心态,建立自己一套原则,不断的去在生活中自我验证和改进这一套原则。这本书,现在已经成为畅销书了,网络上一部分人,对畅销书保佑嗤之以鼻的态度,觉得畅销书就是 evil 的,如果一本书写出来,满足了大部分的阅读需求,所有人都能读懂,并且从中学到东西,我是该说是作者写作水平高,能够将复杂的东西,分解剖析,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他人,还是作者写的内容本身就是极其浅显易懂,空洞的东西,这种东西,最好判断的就是,看他做的事,站的位置,不要看他说的话,立的 flag,比如,《乖,摸摸头》这种鸡汤文,恰饭不可耻,但你还是得要拿出一个专业的实际的东西给人看,等现在夸你的人,觉得你对的人,长大了,就该骂你了。其他的书读书一些个人读完印象不深刻,价值不大的书,没有必要单独拿出来复习了,希望能一直保持持续阅读的习惯,去看见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故事,用别人走过的路,见过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远见,来看见未见的东西,希望今年能读更多的好书。
现在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前端的那一票东西,技术栈就是React
、redux
那一套,从工作到现在,一直在做BI
的项目,前端这一块的东西,抛开node.js
,基本上被限制在了浏览器这个沙箱里,真正和计算机底层打交道的机会不多,前端离用户更近,做需求的时候,更多的是从用户用例来考虑,以前在技术研究上存在误区,爱研究那些在自己工作上用不到的东西,想着开眼界,现在看来,研究的技术没有落地的场景,其实就是空中楼阁,写 Demo,读源码,其实自己想要的是能够对当前的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惭愧的是,一直在做BI
的项目,其实自己 对于BI
这一块的领域知识,并没有专门去学习和了解,包括对产品的思考、竞品的研究,只想着写 code,做需求,缺少自己对做的事情的思考,只关心了How
没有去想一想Why
,这些东西也是在和领导绩效谈话的时候,领导也指出来的问题。
工作效率上,领导曾经也在绩效谈话上说过,提升工作效率的问题,自己也留意和改进工作效率上的问题,说实话,评估工作量,本身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前期准备的越充分,评估的越准确,100%的正确评估,我很难做到;就目前的工作状态来说,阻碍工作效率的原因,一是提升自己工作的专注力;二是自己的关注点,放大一点,不要集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如果从大学毕业 22 岁算起,算 60 岁退休,中间有快 40 年的工作时间,职业规划和成长是一个大的话题,工作上确实有不顺心的地方,但是把时间拉长来看,短期内的东西,对整个职业生涯来说,影响微乎其微,在工作中,保证自己的专业能力,不犯业余错误,能得到他人的充分信任和肯定,这是我工作上的长期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19 年在技术上,还是围绕着前端在学习,说实话,这一年对自己在技术上的成长,是很不满意的。
因为项目在用React
的关系,业余时间研究了React
的源码,React
的源码太多,面面俱到的看完肯定是不现实的,主要精力放在,一些重点的内容上,看了React
新的基于fiber
的diff
算法,顺道看了以下,React
组件刷新的时候,内部的处理过程,看源码还是一个不断坚持的过程,看一遍是没法彻底弄明白的,得反复看,调试,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就通了,看别人写的代码,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学习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读源码不是银弹,自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工作内容,兴趣点去学习,才是最正确的方式,读源码,更多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基础不足去补基础,领域知识不足,去学习领域知识,比一味的去读源码,头疼医脚,会带来更大的收益。
另外就是去年偶然发现了danger.js这个项目,原因也是项目组内部在做code review
上的一些痛点,在将danger
引入到项目中,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算是在去年平平淡淡的工作内容上的一些亮点;自己那段时间对这个项目很着迷,看了内部的一些实现,帮助改进了一些问题。参与开源项目其实有时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并不是只有大神才能参与,只要有兴趣,修复错误拼写,改进文档,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改动,也是在回馈社区,确实你给开源项目写code
本身并不会给你带来回报,但是参与开源,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在技术上,以前觉得影响力越大的、越底层的越厉害,但是现在自己有了对技术的认识,技术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做出好用的工具和产品服务的,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这个语言厉害、那个框架不行的这种东西上;像Linus
、fabrice bellard
这种神人,我辈只能仰望,这种现象级别的大牛,并不能作为普遍案例来讲;希望自己在技术上,能少讲些空洞的主义,多研究些实际的问题,即使我下辈子在技术上也没办法达到像Linus
的高度(也没必要),但是我相信自己能保持这一份态度和见识,我肯定能在行业内做到前面。
去年一年,对我自身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气馁的,认为自己能够做得更好,得到更多的认同,特别是回头看看几年前写的文章,我并没有如预期一样,在北上广深的出租屋的深夜中打开我自己写的文章,也没有频繁的跳槽,也没有成为一个能为他人答疑解惑的 mentor,但是我在工作中从最初的不成熟到现在慢慢的成为了一个专业成熟的人。
感情生活依然还是一个人,身边并没有一个理解和支持你的另一半,身边的同龄人很多都已经迈入婚姻的殿堂,说实话,有时候确实挺羡慕的,遇事有另一个人和你商量和承担,开心快乐的时候有另一个人和你分享,伤心的时候有人安慰;我只是慢一些,运气没那么好而已。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陪伴我整个学生生涯的 NBA 球星科比,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我最迷茫无助的时候,我看到了科比坚毅的性格,永远不服输、用实际行动让轻视你的人闭嘴。科比带来给我的影响成为了我性格里的一部分,也支撑我走到现在,我心中那个从不向命运低头的男人,从来也没离开,Mamba Out,Mamba Never Out
上面是我 16 年在我 21 岁的时候对 25 岁的我写的话,从未来看过去,感谢 21 岁的自己,感谢身边的人对我的帮助,未来我会做的更好,人生就是不断的 move on。
兴趣遍地都是,坚持和持之以恒才是稀缺的